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头条热点 > 正文
    购物车
    0

    乡村振兴擘新卷

    信息发布者:常西村
    2018-01-19 08:32:36   转载

    【今日关注】三农工作:乡村振兴擘新卷


    改革千山醒,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上党中药材跻身首批62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是全省唯一入选的国家特优区,也是目前全国仅有的两个中药材特优区之一。”面对众多的荣誉和可圈可点的工作实绩,大家由衷感叹,“今年农业工作亮点可真多!”


    我市是农业部认定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7年,我市按照“稳粮食、扩蔬果、发展中药材”思路,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以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主攻方向,不断夯实绿色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基础,积极培育农业深加工企业,扎实开展特色产业扶贫,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出了一条具有长治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同时,我市大力实施推进绿色农业发展“八大行动”,推广高标准农田建设、增施有机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等绿色有机农业生产技术,其发展思路和经验做法得到省政府充分肯定,明确把我市创建全国绿色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市放在与省级兴农战略同等重要的位置给予支持。


    组织举办农产品品牌发展论坛,评选产生了“长治十大农产品品牌”;新增平顺连翘、武乡小米2个地标产品,全市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数量达到12个,总数量居全省第一。“沁州黄小米”荣膺2017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上党党参”被列为全省六大区域公共品牌之一,“谷之爱”婴幼儿营养小米粉、“晋襄林盛”梨汁、“丹朱绿”蒲公英茶、“照江”蜂蜜蜂王浆四个产品入选山西首批20个功能农产品品牌,入选数量居全省各地市之首。


    成功举办首届长治农合发展博览周,并诞生三个“全国第一”:第一个农合小镇在我市发布并同期建设;第一个农合区域公用品牌——长治神谷在我市启用;首届长治农合发展博览周成为全国第一个农合嘉年华,农民合作社创新发展取得新突破。


    农业部、省政府先后在我市召开产业扶贫现场推进会,推广平顺县大力推进中药材产业扶贫开发的典型范例和我市“龙头带村、能人带户、两头激励、共同致富”的产业扶贫到村到户模式。通过发展杂粮、油用牡丹、马铃薯等产业共带动17.67万人(次)增收,产业扶贫“五有”机制初步建立。


    全省功能食品、药食同源产品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5个项目共签约7.55亿元。全市功能食品、药食同源产品生产企业达25家,产品100余种;近日,由振东制药牵头申报的连翘叶、党参和黄芪等新食品原料顺利通过安全性评价,迈出了功能食品开发的关键一步。


    农产品加工业成为发展新引擎,全年农业招商引资项目共签约17个,签约金额140.9亿元,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41家。


    培育壮大长子浩润等一批出口潜力企业,带动长子蔬菜等4个出口加工示范基地建设,近日,在襄垣林盛举办了“晋襄林盛”梨出口美国的首发仪式,填补了我市水果出口的空白。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这一张张“更有作为”的成绩单,凝聚起全市上下团结奋进,众志成城,坚持脱贫攻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位一体”,不断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强大合力。




    路通诸事顺,美丽乡村留住乡愁




    从壶关县城驱车前往石坡乡南平头坞村,平整的公路沿着地势时高时低向前延伸,走过一个弯道,漫山遍野的连翘、色彩鲜艳的房屋闯入眼帘。而过去,这里却不是这番模样。


    “现在平整的公路从县城直接通到家门口,农产品可以走出去,游客可以进得来。”南平头坞村村委主任郭志强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一条“好”路对于农村发展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市始终把农村公路建设放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大格局中来统筹谋划,按照“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要求,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2017年,我市“四好农村路”建设已完成投资12.9亿元,新改建789公里,初步实现县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路政执法体制。


    同时,我市还以“五道五治”行动为抓手,积极挖掘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资源丰厚的乡村文化,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增加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2017年,我市打造推介了1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00个精品景点,全市发展休闲观光农园(庄)268个、农家乐676个;全市涌现出郊区南村、长治县振兴村等47个省级、60个市级和560个县级美丽宜居示范村。我市成为全省唯一整市创建成功的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市。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达到13.8亿元,年接待游客520万人次。


    2017年“十一”期间,长治县各个乡村旅游景点游人如织,以“振兴小镇、东掌小镇、农合小镇”等景点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引爆国庆长假。“一到旺季,我的农家乐要接待上千名游客,一年纯收入有30多万元,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谈起农家乐的生意,长治县南宋乡东掌村80后小伙王敏笑意盈盈。


    路通了,产业发展了,一个个浸润文化内涵的美丽乡村让更多的人记得住乡愁,留得下脚步。一走进襄垣县下良镇强计村,一股浓浓的乡风乡韵就在人们心中荡漾。老车站、老供销社、老树、人民公社旧址……独特的村庄符号,不仅吸引了越来越多慕名而来的游客,更将许多出门在外的年轻人都留在了家乡。




    人和百业兴,新型农民点亮希望




    在过去,提到农民的第一印象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场景;而现在,在田间地头,总会看到一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他们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为农业注入新的发展活力,解决了“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这一问题,刘明伟便是其中一员。


    刘明伟是平顺县东寺头乡羊老岩村的“女儿”,也是典型的80后,大学毕业后就职于世界500强企业,从未想过从事农业生产的她在看到农业发展的广阔前景后,选择回到农村带领乡亲们一起脱贫致富。2016年,她成立了平顺县通天园种植专业合作社,不仅为村民提供中药材种植技术指导,同时大力开展中药材深加工,为村民解决了销售难题。


    农业是国之根本,关系国家命脉。农民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培训新型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所在。2017年,我市从“培”字着手、从“育”字发力、在“用”字上下功夫,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形成了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组织形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探索总结出了“四统筹”培训模式和“产教结合,工学交替,全产业链一体化”“一主多元、校企联合、跟踪服务”等培育模式、经验做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全国领先。


    2017年,我市围绕中药材、农村电商等特色优势产业和新产业新业态,创新职业农民培育方式,推广“菜单式”培训课程,开展“保姆式”培育服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8015人。截至目前,全市由新型职业农民领办、创办的各类新型经营主体达到500余家,带动1万余农户增收;新型职业农民正在成为“三新”农技推广、引领“三农”发展的“排头兵”,涌现出一批扎根基层、敬业奉献的新农人。


    砥砺奋进逐梦新时代,不忘初心再启新征程。在新的一年,我市将以创建全国绿色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市为载体,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以美丽乡村和休闲农业发展为方向,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为根本,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切实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在上党大地谱写“三农”发展新篇章。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